首页/傲世皇朝/平台注册
首页/傲世皇朝/平台注册
全站搜索
文章正文
首页·合景注册主管·首页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4-22 17:02    文字:【】【】【
摘要:首页合景注册主管首页 政和产茶历史可以追朔至唐末五代时期,并与宋、元时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贡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古时东平、高宅、长城、东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贡茶产地之一

  首页·合景注册主管·首页政和产茶历史可以追朔至唐末五代时期,并与宋、元时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贡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古时东平、高宅、长城、东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贡茶”产地之一。民间相传,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关隶县改名为政和县,是因皇帝喝了关隶县进贡的饼茶,十分满意,便把年号“政和”赐给关隶县为县名。

  清代,政和茶叶发展较快,先进制茶技术得以推广。咸丰年间,在铁山乡发现优良茶种大白茶并得以大量繁殖后,茶叶生产随之迅速发展。同治十三年(1874),年产红茶万余箱(每箱30公斤)。当时由于政和茶叶品质特佳,在福州茶行优先开盘,售价最高。民国《政和县志》中还有“茶兴则百业兴,茶衰则百业衰”的说法,足见茶叶在政和的经济地位。

  民国初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政和以茶叶为大宗出口商品。1940年,出口茶叶2.6万余箱,每箱价值银元230元。当时,城内设示范茶厂,当今全国著名的茶叶专家陈椽曾任副厂长。陈椽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介绍:“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及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销售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二者专销安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种,每年出产总值以百万之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外销受阻,内销不畅,茶园大量抛荒,产量急剧下跌,至民国36年(1947),全县产量仅100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1951年创办国营政和茶厂;1958年创建国营稻香茶场。1970年全县茶园面积33669亩,年产茶叶342.3吨。同年因红茶滞销而改制烘青绿茶。1972年试种茉莉花成功,始制茉莉花茶。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县茶叶出口量逐年增加。1988年,全县9个乡镇、4个国营农茶场均有产茶,全县茶园面积53526亩,是1949年的3.57倍;茶叶产量1293.6吨,是1949年的9.28倍,茶叶产值624万元,窨制茉莉花茶1622.65吨,出口创汇385.56万元。茶业成为政和县经济支柱之一。

  政和县种植茶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在铁山乡铁山村高岭头发现优良品种“政和大白茶”并得以压条繁殖后,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出现了一个飞跃;至1936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2600余亩,产茶309.2吨。后因日军侵华和内战等原因,茶叶生产受到严重阻滞,茶园大量抛荒,茶叶产量骤降。到1949年,茶园面积仅15000亩,产茶135吨。

  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发放茶叶贷款、化肥扶持发展茶叶生产。1952年,茶叶技术指导站成立,技术干部背着背包,肩挑行李,深入茶区指导,使茶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至1957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7000亩,茶叶产量达到215.1吨。由于1958年浮夸风,茶叶生产出现“脱裤留帽”采摘,放“高产卫星”等,以及六十年代初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影响,至1962年,全县茶园面积仅有8693亩,茶叶产量120.01吨。三年困难时期过后,农村社队纷纷开辟新茶园和垦复抛荒茶园,茶叶生产开始回升。1970年,全县茶园面积达33669亩,茶叶产量342.3吨,收购量337吨。其后,县人民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多种经营的主要项目来抓,全县掀起开辟茶园的高潮,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和提高。至197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44244亩,茶叶产量899.05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茶叶生产再次发生新的飞跃。1980年,县政府先后组织两批人员前往福鼎县参观取经,学习密植速成茶园的先进经验,掀起建设高产茶园热潮。1980年至1981年,全县共新植密植速成茶园12750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0.52%。至198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53526亩,茶叶产量1293.6吨。已投采的密植速成茶园5256亩,占全县可采茶园面积的16.43%,产茶467.75吨,占全县茶叶产量的36.16%;平均亩产89公斤,是当年全县平均亩产37公斤的2.4倍。

  政和县长期种植的茶树品种:平原茶区以政和大白茶为主;高山茶区以有性群体的素茶品种为主。六十年代后期,国营稻香茶场首先引进少量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等。八十年代初,为改变茶区品种单一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大量引进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梅占等特早芽和早、中芽优良茶树品种。到1988年,全县共引进8000多万株,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使全县茶园早、中、迟品种搭配合理,形成政和县茶叶的独特风格。

  福云六号属特早茶种,系政和县茶科所自福云58型有性群体中单样分离选育而成,属无性繁殖品种,貌似福鼎大白茶。其栽培特点:春茶发芽早,嫩梢生长整齐、迅速,对夹叶含量多,且易老化,应及时采摘;幼龄期生产快,应及时定剪;适制红绿茶,还可作为特早芽种与早、中、迟品种搭配,赶制特种绿茶。福云七号属早芽偏迟式中芽种,品种来源同福云六号,为无性繁殖品种,貌似云南大叶种。其栽培特点:幼龄期生长速度快,应及时定剪并连续进行;芽梢粗壮生长快,应及时采摘;嫩梢含水量高,应及时挑凉;适制红、绿、白茶。

  福鼎大白茶属早芽种,原产福鼎县点头乡翁溪村,为无性繁殖品种。其栽培特点:枝条应无,生根能力强,插播成活率高;分枝性能强,新梢生育迅速,轮坎多;幼龄期根生长速度快,茎分枝能力较弱,应及时定剪;适制性强;受茶叶蝉和螨类危害较严重。

  福鼎大毫属早芽种,原产福鼎县,为无性繁殖品种。其栽培特点:无性繁殖能力强;植株较直立,宜条栽密植;主枝生长迅速,应及时定型修剪;制红、白、绿茶品质极佳。

  政和大白茶属迟芽种,原产铁山村,已有一百多年栽培历史。树型小乔木状,分枝部位高;叶片平展,叶面隆起,叶肉厚,质较脆;色浓绿或略黄绿具光泽,侧脉明显;芽毛特多,育芽能力不强,芽头不密;生长期短,而耐寒性较强。全国主要产区均有引种。其栽培特点:插播或压条成活率高,茶苗生长整齐;幼龄期顶端生长优势特强,侧枝不发达,应及时连续低位修剪;宜适当密植;春芽嫩梢生长迅速整齐,高峰期集中,应及时嫩采;叶龄短,仅八至九个月,应适当留秋梢;制红、白茶品质极佳,制绿茶应适时挑凉;对抗浮尘子与红蜘蛛能力较差。

  福安大白茶属早芽偏迟或中芽种,原产福安县康厝乡岭头村,为无性繁殖品种。其栽培特点:宜选择阴湿肥沃山地种植;分枝少,应进行多次定型修剪;适制红、绿、白茶。

  梅占属中芽种。原产安溪县芦田村,为无性繁殖品种。其栽培特点:插播成活率高;枝条较直立,宜条栽密植;幼龄期顶端生长优势强,应及时修剪;芽梢生长快,易老化,应及时分批采摘;嫩梢梗壮含水量高,制绿茶应适时挑凉;适制红、绿、青茶。

  水仙属迟芽种,原产建阳县大湖乡,系无性繁殖品种。其栽培特点:应及时修剪,制青茶品质极佳,亦可制白茶。

  政和县地处中亚热带。全县四季分明,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土质肥沃,自然条件十分适宜茶叶生长。茶园星罗棋布,全县9个乡镇均有产茶。根据近几年的统计,年产茶250吨以上的有石屯乡;年产茶150吨以上的有东平镇、铁山乡、镇前乡;年产茶100吨以上的有星溪乡、澄源乡和国营稻香茶场;年产茶50吨左右的有熊山镇、外屯乡、杨源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年产10吨以上的行政村。其中,年产茶50吨的有东平、范屯、洋后、王山口、富美等5个村;年产茶在25吨以上的有护田、凤头、营前、石屯、工农、长城、东峰、林屯、江上、凤林、南干、下庄、以及石屯乡茶场、镇前乡茶场等14个村(场);年产茶10吨以上的有21个村。

  全县茶园分布在不同海拔高度:1988年,海拔300米以下的茶园24459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45.70%,产茶938.4吨,占全县茶叶产量的72.55%;海拔300至600米之间的茶园5147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9.61%,产茶67吨,占全县茶叶产量的5.17%;海拔600米以上的茶园23920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44.69%,产茶288.25吨,占全县茶叶产量的22.28%。

  新中国建立前,政和县茶园均属个人私有。新中国建立后,除少量个人经营茶园外(以自产自饮为主),均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乡镇、村、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和国营企事业单位经营。1979年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和县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茶叶生产责任制,并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完善。1988年乡镇村经营的茶园生产责任制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统一经营、专业管理、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经营面积9339亩,占总面积的19.48%,产茶240吨,占年总产量的22.33%;二是“大包干、定上交利润,几年不变”。经营面积17401亩,占36.43%,产茶419.9吨,占38.99%;三是“专业承包、比例分成,联产值计酬、几年不变”,经营面积550亩,占1.15%,产茶11.5吨,占1.07%;四是村民小组分茶到户经营的茶园面积20470亩,占42.74%,产茶402.6吨,占37.38%。此外,还有镇前、外屯茶农联合创办的茶叶联合体,经营面积118亩,产茶5吨。

  1988年全县53526亩茶园中,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的4800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97%,产茶148吨,占全县茶叶产量11.44%;属于乡镇经营的47938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89.56%,产茶1127吨,占全县茶叶产量87.12%;个人经营的788亩,仅占1.47%,产茶18.6吨,占1.44%。

  在乡镇经营的茶园中,乡镇茶场7个,经营面积4439亩,占乡镇茶园的9.26%,产茶208.75吨,占19.38%;村办茶场92个,经营面积24052亩,占50.17%,产茶718.05吨,占66.07%;村民小组经营面积19447亩,占40.57%,产茶200.2吨,占18.5%。附:国营稻香茶场

  1958年,政和县为发展茶叶生产,创建国营稻香茶场。1964年原稻香大队并入,以茶为主,综合发展。全场面积7500亩,茶园2000亩。其中:政和大白茶1600亩,为当家品种,毛蟹50亩,水仙20亩,共有迟芽种面积1670亩,占茶园面积的83.5%;早、中芽种的福鼎大白茶235亩,福安大白茶10亩,梅占50亩等,共330亩,占全场茶园面积16.5%。

  1981年,稻香茶场创办茶叶精制厂,同时引进乌龙茶生产机械设备,进行多茶类综合加工。1982年,改造低产茶园列为地区项目,获省科技四等奖、县政府科技二等奖。1983年至1985年连续三年评为地区农垦先进单位,1985年评为省农垦企业先进单位,荣获省人民政府的奖励。

  1988年稻香茶场有267户,人口1412,职工293人,干部11人,其中技术干部5人。有年加工能力100吨的茶叶初制厂和窨制花茶能力75吨的精制厂房和设备。建场后至1988年共交售毛茶1500余吨,窨制花茶125吨。

  新中国建立前,政和县茶园管理比较松缓,主要是中耕除草。茶农中有“茶树叶晚露,根晚土”的俗语。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园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新中国建立后,茶园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中耕除草、修剪、施肥、翻土、水土保持、铺草覆盖和低产茶园改造等。

  修剪是培养高产树冠和一定采摘面的重要措施。它包括幼龄期茶园的定型修剪,采摘茶园的轻修剪、深修剪,低产茶园的重修剪等。施肥是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国家每年除拨给茶叶生产专用肥外,还拨给茶叶收购奖售肥。茶农每投售50公斤茶叶奖售化肥40公斤,鼓励茶农施肥,增产茶叶;茶叶放开作为三类物资后才取消了化肥计划供应。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一般在定植前和秋茶后进行,要求每亩施农家肥万斤或饼肥200至250公斤,采摘茶园为保持生产后劲,一般4至5年两头施。追肥于春茶前进行,每亩施尿素几十斤或其他氮肥百斤左右。高产茶园亦有每亩施二、三百斤尿素并分期施用的措施。八十年代开始推广根外施肥,用低浓度的尿素、叶面宝、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于树冠上,使茶叶萌发得快,长得壮。

  水土保持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推广梯式茶园,做到等高环山、内壁横沟,以减少土壤经流。八十年代初,又推广梯壁杂草用刀割不用锄头刨的办法,还在茶园上方设立等高隔离沟等,变“三跑茶园”为“三传茶园”。

  铺草覆盖和茶园压青除在个别茶区的幼龄茶园实施外,政和县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

  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叶部,全年均能发生,以高温高湿期为甚。它是由真菌孢子借风雨虫传播,病斑呈不规则或半圆形,上生波浪般轮纹,形似云纹,病斑中央呈质白色,沿轮纹排列生灰黑包扁平小粒点。危害严重时,成叶脱落,新梢芽小叶薄,大幅度减产。防治方法:焚埋落叶,勤中耕除草,增施磷钾肥,喷射600~800溶代森锌、400溶灭菌丹,停采期可喷0.17%半量式波尔多液。

  茶炭疽病又称赤叶枯病,以真菌孢子靠雨水传播,在雨季多的年份常成大害。病斑不规则,呈褐色,后期焦黄色,无轮纹,边缘有黄褐色隆起线,亦生有细小黑点。防治方法同石纹叶枯病。茶尺□俗称挪虫,每年3月下旬发生第一代,每年可发生六、七代,10月以后入土化蛹过冬;以幼虫咬食叶片危害茶树,严重的导致当季茶叶绝收。防治方法:三龄前幼虫可用90%敌百虫500溶液喷杀;20%杀灭菌醋或20%澳氰萄酯800~100溶液喷杀效果极佳。

  茶毛虫俗称茶辣,每年可繁殖3~4代,身有毒毛,触之引起皮肤奇痒,妨碍采茶。幼虫咬食大量叶片、树皮、茶果,损伤茶树,有群集性和假死性。防治方法:抓住第一代用敌百虫,亚胺碳磷100溶液喷杀;3月前摘除叶背越冬卵块,三龄前手抹肥皂液剪捕幼虫;还可用灯光捕杀成虫和中耕培土杀蛹。

  茶小绿叶蝉又称浮尘子,每年可繁殖10余代,重叠发生危害;以针状口器吸食叶芽、嫩梢的汁液,使芽叶萎缩、硬化,叶尖、叶缘焦枯,停止生长,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用乐果、马拉松、亚胺碳磷、敌敌畏1000溶液喷杀,喷药后10天再喷一次。用时对茶园杂草和附近杂物喷射,效果更佳;或用日本产可溶性巴丹原粉1000~1500溶液喷射,喷后7天采摘,对茶叶品质无影响,防治效果极佳。

  茶蓑蛾又称避债虫,年繁殖1~2代,以幼虫咬食叶片、嫩梢,甚至剥食枝干和嫩果皮层,常局部集中危害,茶丛光秃,形成虫害中心。防治方法:人工摘除成虫或在幼虫盛期用敌百虫、敌敌畏1000~1500溶液或鱼藤肥皂水1∶1∶200喷杀。

  1965年,稻香茶场□厂垅20亩政和大白茶发生卷叶虫危害,春茶绝收;只好于春茶后重剪改造,并烧毁虫枝。1975年东平、镇前、富垅、营前农场等茶区发生茶毛虫危害,大多数上山采茶的妇女中毒而身上发肿奇痒,使茶叶不能及时采摘,产量大受损失;后经用敌百虫等喷射,得以防治。1976年以后,全县各茶区不同程度地发生茶尺□危害。1976年稻香茶场发生茶尺□危害,除采取药剂防治外,发动职工上山捕捉幼虫,竟达900余斤。1980年铁山乡风林村茶场发生大面积茶尺□危害,导致茶树大量死亡。

  新中国建立前,政和仅有个别茶商研制名茶。新中国建立后,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开展多项科研活动,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茶园建设60年代前,全县大多为顺坡开垦,水土流失严重,茶树未老先衰,单位面积种植株树少,茶叶亩产很低。六十年代初期,为开辟梯式茶园,省地茶叶部门派出技术干部到政和县进行技术指导,举办多期开辟梯层茶园培训班,并深入茶区指导测量开垦。此后,全县茶农都能自觉开辟质量较好的梯式茶园。密植速成茶园1979年起推广密植速成茶园,缩短茶树幼龄期培育的时间,提高收采效益,至1988年推广面积已近2万亩。

  引进良种80年代前,全县种植的茶树大多为政和大白茶和有性群体的茶品种。八十年代初,为改变茶区品种单一的现象,根据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的生育期特点,确定全县平原茶区以特早茶种,早、中、迟芽品种搭配比例和高山茶区以早、中芽品种搭配的合理布局,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福建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技术进步二等奖。至1988年,全县共引进茶苗1.1亿株,自育自用茶苗600万株,全县基本实现茶树品种布局良种化、合理化。

  低产茶园改造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茶叶亩产在50公斤以下的面积达1.2万亩,其中亩产25公斤以下的1万亩。五十年代后,虽然对老茶园不断改造,获得一定的效益;但因管理技术水平的低下,低产茶园仍然不断出现。改造的方法主要有:薄翻入土、增施基肥、修补梯层、保持水土、重剪等。稻香茶场1979年实施低改茶园技术后,到1983年有20亩政和大白茶亩产从改造前的几十公斤,提高到亩产214.5公斤。

  八十年代始,对品种不对路的茶园还实施“改植换种”,全县改植换种面积达1.3万亩。

  此外,科技工作者开展政和大白茶高产优质试验、高坡度高密植茶园试验、引进推广LCL—65型茶叶烘干联用机、引进CT—茶叶脱水机试验、生长刺激素和微量元素对茶叶产量质量的影响试验以及创新名茶等多种试验,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980年,政和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成立,主要开展不同品种在本县内的适应性和政和大白茶高产优质模式栽培试验及病虫害预测预报等工作。

  1949年前政和县茶叶生产均采用手工采作加工工艺。1949年后,红茶的初制工艺有所改进。

  初制工具不断改革:(一)推广茶叶揉捻机:1953年首次从省茶叶公司引进1台木质手推揉捻机,并由木匠仿制10余台,安装在铁山乡的江上村、星溪乡的富美、林屯等村使用,大大减轻了茶农的劳动强度。1956年,政和县开始推广水力揉捻机,即用原来的水碓带动,从一个揉桶发展到4个揉桶,在全县有水利条件的茶区推广。60年代初又出现用动力带地轴再传动的茶叶揉捻机。1966年,政和县首次从浙江引进50型电动茶叶揉捻机,接着又从福鼎县引进40型电动茶叶揉捻机。至1988年,全县共拥有各种型号的茶叶揉捻机502台。(二)推广杀青机:1970年政和县茶叶由红茶改为烘青绿茶。开始用手工杀青,劳动强度大;随即推广锅式杀青机,双锅、三锅连续杀青。1974年开始推广屏南长滚筒杀青机和崇安短滚筒杀青机,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茶叶质量和工效;至1988年,全县拥有锅式杀青机5台,长滚筒杀青机64台,短滚筒杀青机26台。(三)推广烘干机:新中国建立后,茶叶烘干用竹制焙笼烘焙。1965年,稻香茶场从广东引进自动烘干机,随着陆续引进推广手拉式铁质百叶片烘干机和浙江绍兴自动烘干机;焙笼逐渐淘汰。至1988年,全县拥有各种型号的自动烘干机66台、手拉式烘干机7台。(四)推广无烟灶:自推广自动烘干机后,开始使用热风管式炉灶。即用鼓风机把柴片燃烧所产生的热通过钢管(10排24根)吹入烘干机内进行烘焙。七十年代中期推广不同结构形式的无烟灶,但不甚理想,含有烟味,影响茶叶品质。80年代中期推广使用热风炉和杀青烘干联用灶,省柴节能并提高茶叶品质。至1988年,全县引进热风炉8台,杀青烘干联用机14台。

  1949年前政和县茶叶精制均为手工操作。工场大多利用祠堂、庙宇或简易棚房。厂房简陋、规模小,制茶工都是临时雇用。劳动的条件差、强度大、时间长,工资微薄,生活艰苦。抗日战争结束后,省政府曾在政和县设示范茶厂一所,经营二、三年即告倒闭。至1949年,全县仅有一家县办茶叶精制厂,手工作坊195个。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1950年初,政和县恢复生产传统的“政和工夫”茶,当年加工红茶150余吨。1951年,政和茶厂创办,除管理人员外,从全县和邻县的茶行中招收茶叶技师;工人就地招收,实行季节工制,旺季进厂收购加工,淡季回家参加其他生产。加工基本上是手工操作,生产设备简单,仅有篾筛、手摇木风扇、焙笼、木档箱、茶袋等竹木工具。当年精制加工“政和工夫”红茶250吨。其中150余吨供外贸出口。1954年,为减轻制茶工人的劳动强度,政和茶厂引进8匹、12匹两种动力机,同时购进51型茶叶烘干机2台、滚筒圆筛机、滚切机各一台,抖筛机2台,利用“天扛”传动,实现半机械化单机生产。1958年,厂内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为保证工人的安全,增购内燃机1台,改“天扛”传动为“地轴”传动,并实现单机联合作业半自动化生产,传送茶叶分别由运输带来完成,再次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六十年代初期,该厂引进静电吸梗机2台和阶梯式拣梗机10多台,实现了自动化生产。1963年至1964年间,改皮带传动为电动机传动,以减少噪声、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1985年,政和茶厂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流水线年,政和县因红茶滞销,改制绿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政和县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政和茶厂于1972年首先在官湖、胜利等村试种茉莉花获得成功,随即派出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前往福州茶厂和苏州茶厂学习取经,并根据全县的实际情况,窨制花茶。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全省同行业竞争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从1979年起,政和县所生产的白茶佳品“白牡丹”也由以前交由建瓯茶厂精制出口改为自己加工。1980年,政和县所生产的茉莉花茶一至五级荣获全省第一名,二、三级茉莉花茶荣获商业部、轻工部的双部优称号。1986年,三级茉莉花茶再次获得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

  政和工夫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为闽红之上品,传说清同治十三年(1874),有江西茶商赵某来政和倡制红茶,以手工制茶颇费工夫,故得名。其后,由于政和大白茶的大量繁殖,茶商叶之翔等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采制大白茶种,改进工夫红茶品质,分红茶为白尾、上工夫、植工夫,畅销俄美等国,极受欢迎。政和工夫以“政大”品种为主体,其外形肥壮重实,色泽黑褐油润、芽毫被披露金黄色,极为美观;浓郁芳香、隐约间带紫罗兰香气,味醇而甘甜,褐色红艳,金黄显目,叶底鲜嫩匀整,肥厚柔软,主红铜色,素有“三泡味不变”之美誉。

  白毫银针为政和县特有传统名茶。银针采自政和大白茶树。当新春枝梢嫩芽长成,鳞片初展,只摘下肥壮的芽头制作而成。其外形满披茸毛,色白如银,熠熠闪光,芽长寸许,状若银针,故称之“白毫”或“银针”。泡之水中,始于卧浮,而后芽尖向上,挺立杯中,垂直徐徐下降,观赏之下,蔚为奇妙。汤色杏黄,味醇厚回甘,芳香肺腑。历来被文人学士推为茶中之珍品。宋代文人蔡襄有“北苑灵芽天下精”之赞誉,灵芽即是银针。政和银针有悠久历史,传说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政和县进贡银针茶而得赐今县名。古代制法为将已蒸熟芽,只取其心一缕,浸入清水中,称之“银线水芽”。作为贡茶后,更名称“御苑玉芽”、“万寿龙茶”、“长寿玉圭”等等。19世纪初,政和已大量生产银针,销往英美等国,后因欧战发生而停制。民国15年(1926)银针复起,改销德国,年产达50余吨,收购价格每吨亦提高达银元6400元。当时银针主产地铁山、东峰、稻香、林屯一带,几乎家家户户产制银针,号称政和茶叶的“黄金时代”。由于销区的变化,1958年后银针茶叶已停制。1985年后银针茶叶恢复生产,到1988年年产银针茶叶5吨。

  白毛猴白毛猴采自政和大白茶一芽三、四叶制作而成。因条索粗松卷曲复披白毫,形似毛猴,故称“白毛猴”。白毫不显者称为“莲心”。政和白毛猴为清宣统二年(1910)本地茶商范昌义所倡制,民国时期专销安南(即越南)。白毛猴以形美味佳著称。民国7年产品参加建瓯茶叶展览会,获优等奖。民国11年越南茶商在政和开设12家茶栈监制,年产达4000多箱。民国19年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获二等奖。民国24年参加福建省特产竞赛会,获得一等奖。至1949年停产。

  白牡丹白牡丹乃白茶中的上品,是政和县的特种名茶。以绿叶夹以银白毫心,形似花朵,冲泡杯中,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开,故而得名。政和出产白牡丹茶历史较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建阳水吉传入。主要产区在东平、西津及长城一带。用良种政和大白茶制成的高级白牡丹,呈深灰绿色,叶背披满银白茸毛,叶大芽肥,毫香鲜嫩,汤色晶莹透沏,味清甜鲜爽,以其性清凉,有退热散火等功效。新中国成立后,政和生产的白牡丹深受港澳同胞喜爱,视为高级礼品。由于茶树品种混杂,制法上且受天气、场所、工具的限制。八十年代以后,高级白牡丹年产20吨,供不应求。乌龙明末清初,政和乌龙龙须茶,大多运抵崇安武夷充武夷岩茶出售。后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本地茶商陈子陶,在福州结识乾记洋行老板,合资在政和城关试制乌龙茶,以东平一带小叶品种采制为乌龙,成茶运销美国,大受欢迎。茶商竞相仿制,年产数千箱之多。清宣统二年(1910)后,台湾淡水乌龙崛起,美国市场为其独占,政和乌龙品质每况愈下,行销不佳,乃改制其他茶类。小叶乌龙品种亦受淘汰。

  小种政和小种是与工夫红茶同时出现的茶类,名称“烟小种”或“仿小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茶外形条粗大重实,色泽乌黑油润,滋味浓厚,香气馥郁,带有松木香味,在市场上品质仅次于“正山小种”,深受欢迎,最高年产达50多吨。小种主销德、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销路受阻停制。

  烘青政绿1970年,因红茶滞销而改制烘青绿茶,为政和县主要茶类,年产950余吨。烘青政绿鲜叶有大茶和小茶之别。采自政和大白茶品种称“政和大绿”,为福建省烘青上品,产区分布在石屯、铁山、星溪以及东平、外屯乡部分低山地带,产量占总数的75%左右。茶品:外形肥大紧结,白毫显露,汤色碧绿清沏,香气清高,滋味醇厚,耐泡。采用小茶品种则称“烘青小绿”,产区分布在澄源、杨源、镇前乡及外屯、铁山乡部分高山地带。条索紧如眉,色泽翠绿,汤色清沏,味爽香高,带有特殊香味,是窨制茉莉花茶的主要毛茶。

  茉莉花茶1972年政和县始制茉莉花茶。1980年起先后7次分别被福建省和国家商业部、轻工部评为省优部优产品。茶品:外型紧秀,茶汤碧绿,香型独特,茶味纯正,余香满口,耐品耐泡。其中“茉莉毫芽”、“茉莉银峰”、“茉莉仙岩茶”等高级产品,十分珍贵。

  1972年政和县茉莉花试种成功后,即在全县推广种植。茶叶精制逐步转入生产茉莉花茶为主。1979年,全县年产茉莉花茶113吨。随着茉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花茶产量也随之增加。1988年,年产茉莉花茶达1645吨,是1979年的14.56倍。

  1970年,政和县精制的红茶滞销,改制烘青绿茶。为打开销路、增加效益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1972年,政和茶厂引进双瓣茉莉花苗40多万株,分别在县良种场、官湖大队、胜利大队试种。实践成功后,于1977年全面推广科学种花,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调整布局,选择在海拔25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8℃以上的七星溪、松溪下游两岸的熊山、星溪,东平、石屯及铁山等乡镇的31个大队大面积推广种植。到1980年,全县种植面积957亩,鲜花产量75.2吨。1988年,随着生产的发展,茉莉花的种植面积、产量都得到扩大和提高;当年,全县种植茉莉花面积3550亩,产花1150.7吨,平均亩产358公斤,最高亩产达936.5公斤。

  政和茶厂用茉莉花加工窨制花茶在闽北是第一家。1972年在试种茉莉花获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种植后,政和茶厂派出技术干部和工人先后4次前往福州茶厂和苏州茶厂学习窨制技术,同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后,获得成功。在窨制技术上,注重鲜花培养,提高鲜花开放率和均匀度,采取“块窨与条窨相结合”的办法,增强茶胚吸香能力。对高档花茶实施“头窨吃饱、二窨补足、三窨保鲜、提花显灵”的技术措施,提高政和茉莉花茶在市场上的信誉。手工窨制比较繁琐,一般一层花一层茶,三至五层后拌和、做堆,经过通花后再拌堆,工人劳动强度大。1979年,花茶产量为113吨。1980年后建成立体车间,大部分工序实施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工效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随之提高。到1988年,窨制各级花茶1645吨。

  政和县所产茶叶品质独具特色,历代都十分畅销。明末清初,政和大白茶就以其条壮多毫、经久耐泡、色泽鲜艳、滋味醇厚、香气浓郁等特点驰名国内外。茶叶对政和的商业贸易起着“牵头羊”的作用。工商百业以茶为主,茶旺则百业旺,茶活则百业活。政和工夫、白毫银针、白牡丹、白毛猴、莲心、小种等均为外销的主要品种,十之八九销往俄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和港澳地区。

  十八世纪中叶,俄罗斯茶商专门在政和石屯乡沈屯村设立一个制作茶砖茶行,并组织一个船队停泊在沈屯湾从事茶砖运输业务。

  清同治十三年(1874),政和城内有茶行数十家,年产红茶万余箱,均出口外销。当时,较有名声的茶行有“之恭茶庄”、“金圃茶庄”、“裕成茶行”等号经营红茶和银针。乡绅叶之翔、陈子陶、范昌义等因经营茶叶而成为富商。清宣统二年(1910),范昌义创制白毛猴专销安南(今越南)。民国3年至7年(1914~1918),政和茶叶出现兴旺的局面。茶行遍布城乡。当时铁山乡有茶行16家,澄源村有18家,城内近20家。较大的茶行有“庆元祥”、“聚泰隆”、“万福盛”、“万新春”等。全年产银针近40吨,全部运往福州再转销世界各地。民国11年(1922年),安南茶商在政和设茶栈监制白毛猴,年产4000余箱(每箱30公斤)。同年,生产白牡丹远销安南。民国15年,年产银针50多吨,销往德国。民国17年,豪绅范佑才赴安南,接受安南茶商委托,收购绿茶,茶叶生产一时兴隆。当时较有名气的茶行有“昌义”、“美珍”、“义昌生”等。制作银针的茶行老板宋思翰、季大兴等也赴香港接洽茶商。从此,银针开始直接销往香港,扩大市场,茶价倍增。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茶叶生产得到很大发展。茶叶成为全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在外贸出口中占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其主要品种有政和工夫、绿茶、白牡丹、茉莉花茶等,均通过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办理出口。其中,政和工夫直接发往上海口岸出口。据统计,1952年至1980年,全县加工各类茶20124.4吨,出口量为8142吨,占总产量的41.8%。其中:白牡丹171.5吨(尚未包括1979年之前经建瓯茶厂加工出口部分),政和工夫3282.6吨,绿茶3729.1吨,茉莉花茶1026.8吨,其他茶类202吨;出口产值达6600多万元;销往32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全县出口茶叶452.1吨,出口产值达385.56万元。

  政和茶叶从60年代起由国外市场为主转变为国内市场为主的流通渠道。政和茶厂年产花茶1750吨至1900吨,每年除完成外贸出口400吨左右外,其余内销,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据统计,1986~1987年,全县生产的花茶国内销售量为2034.3吨,销区主要在人口较多,工业发达的北方市场。其中,销往山东1328.8吨,占65.32%;北京273.9吨,占13.4%;天津76.1吨,占3.74%;石家庄112.35吨,占5.72%;上海115.95吨,占5.7%;辽宁94.9吨,占4.65%;吉林5.5吨,占0.27%;黑龙江26.8吨,占1.32%。1988年内销茶叶1150吨。

  新中国建立前,政和县茶叶生产、收购、加工、经营等纯属个体商贩和茶商经营,未设管理机构。1952年,政和县设立茶叶指导站,负责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茶叶收购由政和茶厂负责。1956年,茶叶收购归农产品采购局负责,下设城关、东平、外屯、澄源茶叶收购站。1958年县茶叶科成立。1960年2月松溪、政和并县,成立松政县茶叶局。1962年8月松政分县,成立政和县外贸局,负责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和收购工作;下设城关、东平、外屯、镇前、澄源5个茶叶收购站。

  1970年7月,松政再次合并县,成立松政县茶叶科,下属各茶叶站合并到各公社供销社,1972年5月,茶叶站收归茶叶科领导。1975年3月,松政分县后,成立政和县茶叶局,下属增设铁山、石屯、杨源茶叶收购站,至此,全县各公社均设立茶叶收购站,生产、收购统归茶叶局负责。1985年,经济体制改革,改为政和县茶叶公司,下属仍为一乡设一站。1986年,茶叶机构体制进行改革,茶叶公司与政和茶厂合并,成立茶叶管理局;对内一套人马,对外挂管理局和茶厂两块牌子,实行产、购、销一条龙。1987年,在完善茶叶机构体制改革中,茶叶管理局改为茶叶公司,仍与政和茶厂合并,实行产、购、销一条龙体制。1988年,全县从事茶叶技术工作23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2人,工程师(含农艺师)9人,助理工程师和技术员12人。

  宋代初期,政和执行朝廷规定的榷茶法,即所有茶山为官方所有,由官方给园户茶农本钱,茶叶交官方专卖。天圣年间,停止官方给本钱的做法,改为商人与园户自相交易,由商人向官方输“息钱”。嘉祐年间,改向园户茶农收租,向商人征税。熙宁中(约1071),宣布开放茶市,允许民间茶叶自由买卖。

  元代,实行向茶农摊派茶税的“表记法”,即依据宋时所遗茶园图记确定茶税额,向园户摊征。明初沿用旧法,对茶农实行派责制,对茶商行使“茶引法”。明代中期至清代,对民间茶业采用课税制。清末改变对茶农征税办法,实行运销过程统收茶税,叫“过卡抽厘”或按引征课。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茶税管征有茶叶正税、厘金、出口税和地方杂捐。30年代,茶政管理主要有茶税征收、山价管理和茶叶贷收。茶税有省税、县税之分,省税为特种营业税,县税为地方税。茶叶特种营业税在茶叶流通环节征收,税率为每担1.7元;地方茶税税率为每担0.2至0.4元之间。民国20年(1931)宣布免征出口税。民国31年茶叶改征统一税。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重视茶叶生产,对茶农采取扶持政策,发放茶贷、供应苗期用化肥;免征茶苗圃地的农业税和征购粮,减免部分困难户的茶税等。1953年后,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政策,茶叶归国家统一经营,对茶叶征收特产税,随农业税征收。1955年为扶持茶叶生产的发展,奖励茶农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对茶叶实行打折照顾办法,征收特产税。农村实现集体化后,对茶园实行集体种植集体所有,组织耕山队等形式统一负责管理。1958年取消茶叶打折,征收特产税。1966年起,茶叶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实行评户打七到八折征收,计税价格按1965年收购平均价,以公社为单位计算,税率为6%,折征代金,随公粮入库。一经评定后,固定5年不变,增产不增税。如遇特大自然灾害,可减免照顾;不提取附加。1971年恢复附加税15%。1974年起改征茶叶特产税,按实际收购价打七折,以6%税率计征;地方附加按正税15%征收。1981年后,茶叶作为国家二类物资,计划管理放宽,对计划外的茶叶实行议购议销。1982年,取消茶叶打折征收特产税。1985年茶叶市场全面放开,扩大茶叶流通渠道,政府主要通过经营、税收,进行茶叶流通体制管理。同年4月,县政府下文通知:一、毛茶交由收购部门收购,由收购单位纳税。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由生产者在销售时按实售价计算纳税。二、生产者直接运往县外出售的茶叶,应先向起运地税务机关纳税。在本县境内经营茶叶购销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营业执照,先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茶叶运出县境时,需办理货证手续。

相关推荐
  • 鼎汇注册招商主管登录
  • 首页·合景注册主管·首页
  • 首页-信游娱乐娱乐平台
  • 主页长安娱乐注册-挂机中心
  • 首页_恩佐注册_首页
  • 首页/利澳注册平台
  • 主页,(亚盛国际娱乐),主页
  • 火星注册-主管
  • 顺盈娱乐怎么申请账号
  • 首页,「百威注册」,首页
  • 脚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