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威注册·首页作为一个潮汕人,从《知乎日报》上看到@徐博聞的文章进来,在评论里半吐槽地表达了下相左的意见。可惜评论已经删除,反正也睡不着,泯一口铁观音,坐起来整理下自己的答案吧。
先放观点哈。我认为“功夫茶”乃是“工夫茶”在普通话中的谬传,本无“功夫茶”这一东西。虽说网上很从称“功夫茶”实为指“工夫茶”,但鉴于题主的问题是要如何分辨,我不是很苟同@徐博聞先生的看法。不能因为一个错误的表达用的人不少,就可以无视正确表达的存在。不管从语言发展上来说,以后是否某一个被另一个替代,就目前而言,二者本身正谬区分,还是要明确清楚。而不能以以后可能被替代为由把正确用法给否定掉。
1.本源经典就不引用了,虽然观点相左,但是其实引用的经典并不矛盾。只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已。首先,工夫茶,是闽南、潮汕地区的一种茶文化。它并不单指泡茶这个过程,而是包括了泡茶、饮茶以及所费心思所处心境的一个统称。所以不能理解其为泡茶技艺这一单一的事物。其次,如其它答案提及的,在潮汕方言中,“工gang1”与“功gong1”的发音不同,“工”发“刚”音而“功”发“攻”音。根据潮汕话中的发音,实为“工夫茶”而非“功夫茶”。而且,“工夫”和“功夫”在该方言中的含义并不相同,所以不会有混淆之可能。如上面答案所言,潮汕话中的”工夫“也多表达时间的概念,但其中还暗含了“花心思“的概念,作形容词用。比如“伊指个人办事过工夫”,指人办事用心,认真,和技巧并无关系。而“功夫”,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武术”,但很少有用于表达技巧技艺的含义(其他潮汕朋友有的话请告知)。后者多用“看(kan)课”表达。由此可见“工夫茶”就算在潮汕话中“工夫”二字并不是用来强调“技巧,技能”
在普通话语境中,我基本认同两个词的定义。然而根据上文所述,“工夫茶“并不单单指泡茶的技艺本领,而是整体过程,并不强调技能面和造诣层面,反而强调过程中人的心态。所以在这里用”功夫”明显是不合适的。如果强调技能,那就不是“食(喝)工夫茶”而是“看功夫茶”了。且上文主要提及的是“工夫”的名词含义,然实际上在潮汕话中“工夫”二字应该是形容词才是。
这里将“工夫红茶”与“工夫茶”混淆了。在我所知的环境(华北、东部沿海),除了在特定语境下,“工夫茶”是指“潮汕工夫茶”。“工夫”茶,和“工夫茶”,二者的含义相距甚远。不能以前者的存在而否定后者。
3.语言传播发展首先在这里需要说明,我对言语学并不熟悉,无法从理论的角度去论述这个问题,只表达我了解到的情况和一些看法。
在有的答案和评论中提到,“功夫茶”搜索结果比“工夫茶”的结果多,并以此认为二者可以替代使用,而我并不认为如此。对于只是作为话语间名词提及,其实大家更关注的是达意即可,用哪个无所谓。但是如果是到茶叶店,或者茶具店,上书“功夫茶”,估计老茶客就会眉头一皱了。明显会感觉店主对茶文化没有了解,其茶叶茶具,是不是值得继续了解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和他人讨论”工夫茶“,潮汕人说叫“工夫茶”,你非要说应该叫“功夫茶”,那也只会贻笑大方了。因此,并不是说的多的,就是对的,就应该替代掉原本正确的。特别是题主本身就是想分辨,总不能说反正这个说的人多,你就当是对的吧。最后题主还是没分清楚。
另外,语言的归类,语法的形成,是依照现有语言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不是先有语言分类、语法存在而后据此发展出语言。所以就算真的“工夫”二字含义有变,最多就是多了个特例,而不是活生生将“工夫”改成“功夫”。何况也要看看“功夫”二字在现实中的含义呀。想喝“工夫茶”,请您坐下来我燃炉煮水咱慢慢“滴茶”,想喝“功夫茶”且待我耍完这套大刀再说,嘻嘻。
PS,不得不感叹下,错误的传播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容易了。有些答案还考究下,有些直接百度过来转述下。亲,您忘了百度也有错的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不清楚的是就不要太斩钉截铁,多少说下自己百度来得,好让读者判断啊。
PS2,原第一答案的作者也是让人醉了,大长篇评论全被删了,而且不让评论了。可怜我码的那么多字啊。
PS3,刚又感叹了下,知乎有多少人吧赞同等同于赞,回头我应该建议知乎把感谢放在赞按钮边上,同时一定要用大拇指 的图标显式标出来,哈哈哈哈哈哈哈~
“功夫茶”应是误传。只因工夫跟功夫二者普通话读音一致,而普通话常用词并无工夫,口耳相传就成了功夫。
“工夫”在潮州话中是讲究的意思,工夫茶就是讲究的茶,步骤多时间长,喝一杯茶很耗时耗力,不同于大杯茶。
我奶奶说因为以前的长工给财主做工很辛苦,除了吃饭只能有一泡茶的休息时间,于是伟大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工夫茶。
╮(╯▽╰)╭是不是觉得好鸡贼好low。但事实就是酱残酷。吃茶本来就是极普通的一件事,非得搞得神神叨叨的,一会参禅一会喝出岩石森林的味道,太作了。
不光是喝茶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功夫」和「工夫」也是使用混乱的重灾区,讨论「工夫茶」和「功夫茶」我们要先从这两个词的辨析开始。
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说,「工夫」一词主要指的是做事消耗的时间,而「功夫」的内涵更偏向技艺、技巧的方面。但是,这两个词在辞典中也明确表示有混用的情况。比如「白费功夫」和「白费工夫」都有出现,但是意思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简单考证了一下来源,「工夫」这个词最早的含义是做工的人,东晋·葛洪《抱朴子·遐览》里面讲「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这是时间的意思。而宋·陆游《夜吟》则有「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这里面则又是一种造诣本领的解释。唐·元稹·《琵琶》里面有「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这里面指的是时间。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里面有「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遂不能加者,良由无分故也」,这里面又变成了技巧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功夫」和「工夫」在唐宋时期的语境下大致是可以混用的词。
词典的编撰要考虑语言习惯,我猜测(未考证)「功夫」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更偏重「技巧」之含义而与「工夫」一词产生的分化,抛开古代的源流,可能会和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有关,让「功夫」这个词武术方面的含义深入人心,而武术则是技巧性的表现之一。
黄启庆和杨洁总结了2012年6月1日到12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中「功夫」与「工夫」的出现频率和表义频率,可以用来佐证此观点。本领、造诣的意思基本为「功夫」独有,而时间则归属「工夫」,同时表示时间和人的主观精力消耗则又回归「功夫」,这是近代词义分流的表现。
听说潮州方言中,「工」与「功」二字的读音并不尽相同,「工」的读音为「刚」,而「功」的读音则是「攻」,闽南话中似也有所不同。我不太了解这两种方言,还希望可以有会当地方言的朋友出面进行一些解释(评论区已有朋友确认此点,可见此二者之区别还是存在)。
分解了「工夫」和「功夫」两词的差异,就比较好谈「工夫茶」和「功夫茶」的差异了。先摆观点,「工夫茶」指的是一种品质较好的茶叶,而「功夫茶」则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闽粤一代的饮茶技艺。
清代不少记载闽粤武夷一代的文献都有「工夫茶」的出现,比如董天工在《武夷山志》中说「第岩茶反不甚细,有小种、花香、清香、工夫、松萝诸名」,这很明显可以看出指的是一种茶叶。而今天一些福建红茶也依旧常用「工夫」一词,最近的记载是2010年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政和工夫已有150多年历史,是闽红三大工夫茶之上品」,这里「工夫茶」指的是一小部分优质红茶,这里可以理解为在制作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下了大「工夫」,所以称之为「工夫茶」。
但「工夫茶」一词也有一点要声明,它也会用来指代冲泡的技艺,而且潮汕语境中「工夫茶」才是本源。但因为「功夫」和「工夫」本就是容易混淆,在古代更是意义相近,只是近代才产生分化,所以看到用现在有人用「工夫茶」代表冲泡技艺也不是错的,反而还是旧用法,只是这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的惯常用法。其实,随着茶叶分类的逐渐精细,「工夫茶」这个词也用得越来越少了,就我个人而言见到「工夫红茶」的次数还算多,其他的茶叶则很极用到「工夫」这一词来形容。这是需要发展中的正常更替现象,「工夫茶」一词今天的主流词义也更和「工夫」相符合。
「功夫」的意思在近代更偏向技艺技巧,「功夫茶」也并不是一个有太久历史的东西,它相比于早在汉朝就出现「工夫」一词是非常年轻的。「功夫茶」的冲饮精细讲究,衍生出一个「茶艺」的新门类,而所谓的「茶艺班」也都是学的「功夫茶」这一套。小壶小杯,极尽精巧,这里面的学问都是「功夫」,所以可以叫「功夫茶」。
我很喜欢去潮汕喝「功夫茶」,缺点就是喝起来太费「工夫」了。在「工夫茶」越来越少见的今天,这句话大概可以作为方便理解这个问题的总结。
[1]《「工夫」与「功夫」辨析——兼谈同义词与异形词的区别》,胡勃 徐流,重庆师范大学,2010
附上一段評論區的對話,這很必要,請大家參考,潮汕閩南方言中原本只有「工夫茶」而沒有「功夫茶」,這是我答案中忽略的內容,但我認爲現在趨勢是「功夫茶」取代「工夫茶」,這並沒有什麼不好,以下爲解釋。
我並不覺得功夫和工夫之詞義分化是由於打字導致的,或者是什麼壞事,因爲文字意義之變事實上深受語音習慣之影響,如果從專業角度說這本是兩個異形詞,而不是同義詞。潮汕的「工夫茶」可以是本源,但隨着時代發展,本源就僅剩下考據的價值,而新的意義變成主流。類似的例子在知乎有不少的討論,這在語言的發展中是正常的表現,專精文字學、訓詁學的知友有很多優質答案。
「工夫茶」代指品質較好的茶葉是我自己的概括,您認爲工夫茶的意思是現在普遍意義上的「功夫茶」我很理解,這是一種對本源文化的認同,但本源文化的保護之心並無法阻止語言本身的變遷,這也是我答案的出發點,可以說我和您的答案在出發點上就完全不同。
福建紅茶會在名字後面加上「工夫」來指代其品質優異是沒有異議的,而這也是「工夫茶」在當今中國語境之中最常用的含義。而潮汕本源的「工夫茶」之本意,已經慢慢被「功夫茶」所取代,這無法用好壞評論。可以說是文化本源的退步,但學者會記住這個「工夫茶」的意思,您也可以在生活中告訴大家「功夫茶」原本的寫法是「工夫茶」。
只不過「功夫茶」取代「工夫茶」是大勢所趨,它的含義也更符合現代漢語發展中「功夫」與「工夫」兩詞的語義分化。
妇女节当天,小编分享了1957年的《潮州茶经》,而今再往前找了找工夫茶的发展脉络,今天小编将给大家分享王子怡申请清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中“工夫茶”选段。
小编又从文献中发现了几处好玩的地方。比如,文中说工夫茶最早指品茗艺术的时候,用水是煎至初沸。1936年《清朝野史大观》中提到潮汕的工夫茶是“壶一杯四”,方盘,还有先用凉水醒茶等等。
明代中后期开始,茶饮与茶器日益精致化、艺术化、小型化。明末周亮工记载,他曾专门到著名茶商、大茶人闵汶水处品茶:“闵汶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其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周亮工肯定了闵汶水对于茶事事必躬亲的作法,领略了使用小巧酒器饮茶的妙处。这种趋势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导引出一种新的品茗艺术--工夫茶。
“工夫茶”一词最早见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陆廷灿《续茶经》卷下“茶之出”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但此处所说之“工夫茶”为茶品种之名,而不是指饮茶品茗艺术。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袁枚游武夷山,品尝僧道所献武夷茶,深得其味,撰《武夷茶》,文中虽无“工夫茶”之名,但其所述无疑是“工夫茶”。
“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然。丙午秋,余游武夷,到曼廷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以“工夫茶”专门指称品茗艺术,首先见于清·俞蛟所著的《潮嘉风月·工夫茶》。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
俞蛟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活于清乾、嘉时期,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曾任兴宁县典史,因此对粤潮嘉一带的民俗风情了解颇多。《梦厂杂著·潮嘉风月记》便是他耳闻目睹亲历之作。嘉庆六年(1808年)四月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之凝香室。文中记述的潮州工夫茶的程序与茶器与今天流行的工夫茶几无二致。可见在乾、嘉时期,工夫茶已基本成型了。
由此可见,工夫茶原本是指武夷山所产佳茗之名,其品饮方式及茶器首先由武夷山的僧道所倡,后经袁枚等文人品饮,体味到其妙处后,逐渐流于世俗间,茶器也配备成套,遂成为一种品茗艺术。
清·咸丰年间,寄泉《蝶阶外史》“工夫茶”记述了工夫茶的茶种、烹煮和品饮方法及使用茶器,并指出“工夫茶,闽中最盛”,工夫茶已经成为福建地区盛行的品茗艺术了。
清·光绪年间,徐珂编《清稗类钞》四十八册,其中《饮食类·邱子明嗜工夫茶》中所述大致为俞蛟、寄泉文之综合。其文中所述茶具与烹饮之法基本与俞蛟文同,但多了以茶待客部分。文中指出,“闽中盛行工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即工夫茶已由福建传播到广东,流行的范围扩大了。
初刊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清朝野史大观》乃辑录手抄秘籍、各省府县志、名家文集及已刊行之笔记丛录而成,其卷十二“工夫茶二则”载:
“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功夫茶为最。其器具亦精绝,用长方瓷盘,盛壶一杯四。壶以铜制,或用宜兴壶,小裁如拳,杯小如胡桃。茶必用武夷。客至,将啜茶,则取壶置径七寸、深寸许之瓷盘中。先取凉水漂去茶叶中尘滓。乃撮茶叶置壶中,注满沸水,既加盖。乃取沸水淋壶上,俟水将满盘,乃以巾复,久之,始取巾。注茶杯中奉客。客必衔杯玩味。若饮稍急,主人必怒其不韵。”
以上诸文多是对闽粤盛行的工夫茶的文史性记载,真正把工夫茶作为一种品茗艺术并将其提升到茶经的高度进行系统论述的是翁辉东所著的《潮州茶经·工夫茶》。
早在俞氏《潮嘉风月·工夫茶》中就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翁氏《潮州茶经·工夫茶》由“茶之本质(产区、品种)”、“取水”、“活火”、“茶具”、“烹法(包括品饮)”五个部分组成。内容详尽,表现了工夫茶择茶、择水、择火、择器、烹煎、品饮的完美体系,与陆羽《茶经》的构造体系基本一致,也贯穿了陆羽《茶经》的文化精神。
翁氏在《潮州茶经·工夫茶》开篇简述了茶之功效后指出工夫茶“实具有特别之素质与气味在”。翁氏认为“工夫茶之特别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茶具器皿之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故其文以“茶具”和“烹饮”两部分笔墨最多。
翁氏所列常备工夫茶具为: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还有茶罐锡盒、茶巾、竹箸、茶桌、茶担等。列出这些茶具后,翁氏强调:“‘工夫茶’具,已尽于此。饮茶之家,必须一一毕具,方可称为‘工夫’。否则牛饮止渴,工夫茶云乎哉!”这与陆羽所强调的“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的茶道精神一脉相承。
关于烹茶,翁氏认为“茶质、水、火、茶具,既一一讲求,苟烹制拙劣,亦何能语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指出了烹茶的重要性,“所以世胄之家,高雅之士,偶一烹茶应客,不论洗涤之微,纳洒之细,全由主人亲自主持,未敢轻易假人。”即事无巨细,主人应亲自烹茶应客,方为工夫茶之道。这也是中国古代茶人的一贯主旨。
这种工夫茶饮法一直延续下来,不仅盛行于南方,如今南北方许多茶艺馆多采用这种工夫茶法。
由于饮茶方式的改变和陶瓷艺术的发展,明清的茶器在釉色、造型和装饰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不介意别人念工夫还是功夫 但像徐博闻那傻逼一样念错了 思考错了 还言之凿凿的说功夫才是对的 工夫也不是错的 什么叫工夫也不是错的 工夫就是对的好吗 就因为外地人把工夫念成功夫 我们的工夫就只是本源 就只是也不是错的 简直日了狗
然后什么叫作叫功夫茶是趋势?是外地人开始接受工夫茶并把工夫茶当作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了?还是潮汕话的工快念成功了?本源是发明者和继承者,这群最核心的用户无法改变,怎么就是功夫一定是趋势了?
我不知道第一个答案为什么会那么高,而且我也不能评论第一个答案。然而确实我在小时候把工夫茶误解为功夫茶。随着年龄的增长,确实用功夫茶无法解释潮汕的工夫茶。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功夫茶,单潮汕来说,只有工夫茶。作为一个潮汕人,潮汕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我坚信功夫茶不会代替工夫茶的。我也会跟我的孩子们讲,潮汕的茶,只有工夫茶。
在潮汕语境里,工夫和功夫在常规意义上不是一个意思。功夫很多时候被简单理解为武术,而工夫更多指心理层面上的,用心、费心思的意思。
这跟闽南语系有关,潮汕话里保留了很多古文的语义和使用方式。比如“行”是“走”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因此这个也和目前排名第一的说法有关联。但我不认同其功夫茶取代工夫茶的意思,在我们的方言里,这两个词完全用来指不一样的东西。
作为一名潮汕人,可以很负责得说这两个词是不同的,工夫茶才是正确的叫法,用潮汕话发音说一下就知道了。而且工夫茶不是专指某一种茶,应该是一种泡茶方式,现在茶的品种已经扩大到很多种茶品,但是冲泡方式还是工夫茶。
上面的人都说了,在闽南语里“工夫”和功夫“发音是不同的。”功夫茶“是不是”工夫茶“的讹传我也不大清楚。但按我的理解”功夫”指技艺、技巧方面,“工夫”指心思方面,按照食神的说法,用“心”才是冲出好茶的关键。
你看普通潮汕人家,真有几个用眼花缭乱的技巧去冲茶,但是人家的茶就不好喝吗?五字真言“和爱精洁思”,和爱居前,说明泡茶时的心境氛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支持“工夫茶”,反对“功夫茶”,两个词的思想境界不同,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潮汕人。半夜看日报,乐了一会儿,拐过来表示一下对知乎日报的不满,@徐博闻 提供的如此低票数低质量外加臆断的答案居然也能上日报,真的太随意了!
第一,我们先关注一下,功夫茶这个名词究竟什么时候兴起的。从影视等方面了解到的功夫茶,在茶作为tea推向全世界前中后,都没有任何称功夫茶的,虽然tea也是功夫茶同源,所以功夫茶是茶文化后来发展出來的,潮汕人很早就遍布世界范围了,尤其香港,故而潮汕人把功夫茶带在身边。
第二,是从哪个地方或者文化推动,让全国,全世界都知道的。功夫茶兴起在功夫之後,而且是通过粤语传开的,不是普通话,在功夫茶这个名词传开的时候,大陆还是很落后的,反而是亚洲四小龙香港,还有之前已经打开世界眼界的李小龙的功夫,让世界更广泛知道功夫茶。
第三,真要考究,请尊重起源地的文化。为什么潮汕人都说功夫茶是错别字呢,楼上很多人说了一些原因,但不是全部,我补充一些,首先是功夫和工夫的区别,功夫,顾名思义,是李小龙的功夫,可以打架的。而工夫,在潮汕话意思里,是精细,麻烦等意思,说工夫茶,其实就是潮汕人为了泡出那一小杯茶,过程非常繁复,可以理解为工夫做得很足,也可以理解为很麻烦。
补充一点东西:在评论中,我解释了许多东西,目的在于区分工夫茶与功夫茶,说明二者来源:功夫茶实为工夫茶的误传,工夫茶也并非只是指代“品质好、工艺复杂的红茶”。徐博闻先生仍然坚持“工夫茶”现在指代的是工夫红茶,而已经没有了原本的意义,这点各自保留意见吧。在茶语清心论坛中提到,工夫红茶源于武夷山小种红茶(清早期)。但盛于闽红,以白琳工夫和坦洋工夫为主流(清中后期至民末)。祁门红工艺虽来源于白琳工夫,但在近现代才成为工夫红茶的代表。目前能查到最早成文的工夫红茶规范,是1950年的祁门红分类标准(我见识粗浅,如有错漏请前辈指正,不胜感激)。工夫红茶的历史不长,属于小众茶叶,不能说明问题。除了坦洋工夫,其他的几乎很少听到有人提起。中国茶博会上从来未见坦洋工夫之外的其他工夫红茶。退一步讲,工夫红茶即使流行甚广,和工夫茶,也不能混为一谈。
工夫茶逐渐被功夫茶替代,有这个趋势。原因在于普通话或者打字时很难区分工夫、功夫二者,并且功夫这个词更为常用。但这个趋势现在还远远未到来,至少在方言地区,“工夫茶”仍然鲜活地存在着。要是功夫茶彻底取代工夫茶,我也就认了,但现在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错误取代正确,是不能坐视不管的,能做出些许努力,保留些传统,再好不过。题主提问工夫茶与功夫茶的区别,这个必须说清楚。
题外话,我对工夫茶三字正确念法的印象,不是来源于家里(家里一般说起茶炉、食茶、拨茶、滴茶),而是来源于早期《夏雨来》系列里古色古香的潮汕对白。现在潮汕话剧团比起当年老戏骨如云的时代褪色了不少...不怪如今的年轻人,怪整个大环境吧。
潮汕人前来回答,现有的答案略有错误。“功”“工”二字,在闽南语系中的发音是不同的。因此,我断定正宗写法应该是“工夫茶”而非“功夫茶”,潮汕话里,是没有“功夫茶”这个词的。
工夫茶作为一项自宋代起源,至今仍然保留完好并拥有其特殊意义的民俗,我相信潮汕百姓口耳相传的意义,比起一些外人来到潮汕平原匆匆游览后留下的只言片语更加准确。工夫茶并不是特指哪一类茶品种,而是对起源于福建潮汕,闽潮百姓对青茶(半发酵茶)的冲泡方式的一个统称。步骤繁复,每一个步骤又有其独特的讲究,最耗工夫(时间)。而最后将茶泡出理想中的口感及味道,就是泡茶之人(戏称为“厅长”)工夫(本领)所在。
PS:工夫茶步骤大致有:生火、掏火、煽炉、洁器、候水、淋杯、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酾茶等等。其中,前六步又统称为“治器”。虽然现在由于器具差别(如传统的粗陶炉,砂铫,鹅毛扇,橄榄炭...),不是人人都讲究这么多,但是大致一套流程,还是能走个遍的。其中酾茶的讲究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更是几乎所有潮汕人耳熟能详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