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的第一杯白茶什么年份zui好喝?听听老茶客的建议不纠结,岁末与新年初始交替的夜晚,尽管寒风凛冽,却也阻挡不了人们迎接新年的热情。
有人会嘲笑,天寒地冻的 ,一群人挤在一起,只是为了庆祝某一时刻的来临,俗气得没有必要。
2025年的第一杯白茶,诸位茶友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喝什么样的年份?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番。
人们总是热衷于为身边的人或事物打上标签并归类,就连新白茶也难以逃脱这类轻率的判断。
“新白茶寒凉不能多喝”、“白茶买新不买老”的观点,在茶圈内流传许久,却也不见那些营销号能拿出实际根据来论证。
有着高温杀青工艺的绿茶,失去了物质转化的活性,导致茶多酚的含量较高,肠胃敏感的人群容易感到不适。
而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制作步骤最少,主要包括萎凋与烘干,不炒不揉也不杀青。
萎凋过程中,部分苦涩物质就随着多余的水分一起排出茶叶体外,最终呈现出鲜香醇爽的风味。
所有的制作步骤完成后,白茶也不急着立刻上市售卖,还需要集体转化一段时间。
除了能聚集浓郁的香气,茶多酚的含量也在不断下降,回归到普通人能接受的正常范围内。
制作完成后的一年时间里,内部的茶味物质还未大量转化,导致新茶更贴近白茶原汁原味的特点。
喜欢鲜香风味的茶友,新年的第一杯茶可以选择2024一级白牡丹《鹊桥仙》。
浓郁毫香带着植物鲜香扑面而来,柔馥的新鲜兰花香纷纭着涌上心头,柔美而娇俏。
他们认为,此时的陈白茶失去了新茶清新爽快的鲜爽感,又未达到老茶沉稳醇厚的境界,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然而,换个角度考虑,所谓的“尴尬期”连接着新茶的鲜爽与老茶的醇厚,不正是陈白茶兼美的魅力所在吗?
储存一段时间后滋味变差的白茶,品质必然存在缺陷,后续存得再久,也没有任何提升的可能性。
家中收藏的茶叶数量渐渐增多之后,这一天要喝新茶还是老茶,就成了不少“选择困难症”茶友的苦恼。
正如2023白露茶,生长在半夜凉初透的天气,汤水自带孤高清寒的高山气韵。
明媚花香与稳重草药香交相辉映,与清新的竹木香一同落入汤水中,入口便夺走了全部的味觉感官。
稠滑的茶汤毫不费力就顺着咽喉滑下,在口腔中留下阵阵芳香,舌面上迅速泛起回甘。
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含量逐年下降,不断生成黄酮类物质,使得老白茶的茶性更温和。
除了用盖碗冲泡还原细腻层次风味,还能用茶壶煮上一壶,滋味香醇又解放双手。
含量基本不变的茶氨酸,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而黄酮类物质对中老年人而言,更有利于降低血压。
特别是标榜十几年陈的“店铺爆款”,通体发黑的茶叶毫无生机,是极为经典的做旧茶案例。
如果目前的辨认经验尚浅,买3-5年陈更保险一些 ,多喝多比对,就能渐渐积累起对老白茶的了解。
偏爱甘醇口感的茶友,新年的第一杯茶,不妨喝2018立秋寿眉饼《幽篁里》。
作为六年陈的秋寿眉饼,早已生成了珍贵独特的、类似还未全面晒干的干红枣香,温暖而香甜。
汤质饱满而润泽,如丝绸般顺滑,又带着一丝竹叶的沁凉感,回甘悠长而深邃,从舌面逐渐蔓延至喉间深处,久久不散。
是追求那份历久弥新的醇厚韵味,还是回归纯粹自然的清新本蕴,或是二者交融兼备的陈茶风韵?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